1、渥巴锡(1743-1775) 清代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首领。
2、阿玉奇汗曾孙。
3、乾隆二十六(1761)年继汗位。
【资料图】
4、17世纪30年代厄鲁特蒙古四部之一尔扈特迁徙至伏尔加河流域一带,渥巴锡出生于俄国。
5、沙皇俄国趁渥巴锡未成年,强行将土尔扈特部汗之下的权力机构王公会议(扎尔固)隶属于沙俄政府外交部控制,派特使直接管辖。
6、同时,又任命他的堂侄策伯克多尔泽为扎尔固首脑,以其钳制汗。
7、强迫土尔扈特人致奉东正教,强行征召土尔扈特人入伍。
8、乾隆三十二年,渥巴锡曾酝酿返归中国,因内奸泄密未能成行。
9、次年渥巴锡亲率2万士兵赴高加索,参加对土耳其的战争,以麻痹沙俄当局。
10、三十五年秋,他自土耳其战场回来,与伯克多尔济计议返回中国。
11、不久,秘密召集六首领会议,通过东迁计划及宣誓。
12、三十六年正月,渥巴锡率伏尔加河南岸土尔扈特部3.3万余户,16.9万人,赶畜群,携辎重,自伏尔加河下流起程归国。
13、居住于北岸的1.4万户土尔扈特部因来不及会合,未能成行,后为俄国卡尔梅克人。
14、沿途经过多次战争,加之长途跋涉,疾病饥饿,人员伤亡很大,于翌年六月,约七八万人回到伊犁。
15、渥巴锡向清政府敬献明永乐八年(1410)汉篆敕封玉印及玉器,自鸣钟时刻表、拉古尔木碗等物,以示归属诚意。
16、清政府予以妥善安置了游牧地及发放救济的衣服、牲畜、帐篷、口粮、茶叶等。
17、同年九月,渥巴锡于热河木兰围场(今河北省围场县)朝觐乾隆帝,并于避暑山庄万树园被赐宴。
18、乾隆帝于普陀宗乘庙内树立了由他亲自撰写的《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和《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两碑。
19、他被封为卓哩克图汗,领乌讷恩索诛克图盟旧土尔扈特部。
20、 他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民族大迁徙奇迹,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东归民族英雄”。
21、 土尔扈特部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厄鲁特蒙古族的一部分。
22、十七世纪三十年代,他们在首领和鄂尔勒克的带领下,以游牧方式迁居到伏尔加河下游地带定居。
23、后来,沙俄的侵略魔爪很快就伸到了这里,但是一直遭到土尔扈特蒙古人民的坚决反抗。
24、尤其是在阿玉奇汗执政期间,他坚决的态度使得这种立场更为鲜明。
25、可是在1724年(清雍正二年),阿玉奇汗去世了,沙俄当局便利用这一时机,取得了任命新汗的特权,开始加紧对土尔扈特部的控制。
26、 [编辑本段]东归之路 渥巴锡是土尔扈特部的第七代首领,这一时期的局面尤为混乱和紧张。
27、特别是后来大量沙俄居民的涌入,占据了土尔扈特部的大片的牧场,更加剧了两国的矛盾和冲突。
28、1763年,渥巴锡针对这一丑恶行径向沙俄当局提出了强烈抗议。
29、紧接着,沙俄当局利用他们手中的特权又开始向土尔扈特部大批征兵,并且在战斗中让土尔扈特士兵打头阵、当先锋,从战场上归来的土尔扈特士兵只占原来数量的十之一二,使土尔扈特部损失了大量的青壮年人力资源。
30、 在沙俄种种的剥削压榨下,渥巴锡所领导的土尔扈特部面临着两种选择:一是甘心受摆布,直到被沙俄最终灭族;另一条路就是拿起武器反抗,回归祖国的怀抱。
31、其实长期以来,土尔扈特部一直没有中断同祖国的密切联系,经常遣使入国交流,而清政府也曾在1714年派遣使者图理琛一行远赴土尔扈特部表达慰问。
32、所以,他们虽然远离故土,却时刻思念着故土和亲人。
33、在外敌的长期侵袭下,摆脱沙俄的压迫,重返祖国故土就成了土尔扈特人民心里的夙愿。
34、 公元1768-1769年,渥巴锡忍辱负重,亲自率两万蒙古兵参与了俄国与土耳其的战争,目的是转移沙俄的视线,为回归祖国暗中做准备。
35、1770年秋渥巴锡从土耳其回来后,即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确定了行动的具体时间。
36、同年十一月,渥巴锡集结军队,完成了武装起义之前的最后准备。
37、 1771年春,渥巴锡正式发动武装起义,分三路浩浩荡荡踏上了归国的征途。
38、一路上,他们袭击了俄国的驻军、歼灭了俄国的增援部队、摧毁了俄国要塞、穿过冰封的乌拉尔河,进入大雪覆盖的哈萨克草原,将追击的俄军远远抛在了后面。
39、 公元1771年(清乾隆三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是一个会永远载入史册的日子,因为渥巴锡所率领的土尔扈特部起义军在经历了千辛万苦的八个多月的长途跋涉之后,终于在这一天与前来迎接他们回家的清军相遇。
40、不久,渥巴锡还受到了清军总管伊昌阿•索通的会见。
41、至此,民族英雄渥巴锡终于完成了领导土尔扈特部武装起义、东返故土的历史任务,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民族大迁徙的奇迹。
42、他的名字和他所创造的感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将永远光耀史册。
43、 1775年1月9日,渥巴锡病逝,终年33岁。
44、长子策凌那木扎勒袭位。
45、 渥巴锡率部回归的英雄壮举,震动了当时的中国与西方世界,正如爱尔兰作家德尼赛在《鞑靼人的反叛》一书中所说的:"从有最早的历史记录以来,没有一桩伟大的事业能像上个世纪后半期一个主要鞑靼民族跨越亚洲草原向东迁逃那样轰动于世,那样令人激动的了。
46、"。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